教育部简报〔2018〕第38期
兰州大学紧扣“双一流”建设10项重点任务,秉承“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
凸显西部特色,打造一流学科。紧盯国际学术前沿、立足学科实际,充分利用西部特殊生态环境、丝路文明、多民族人文风情等特色资源和优势,以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基础,组建涵盖地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民族学、敦煌学等优势特色学科的7个学科群,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化学着力开展精准创制物质、先进材料制造、新药创制等研究,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气科学、地理学积极参与青藏科考、子午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生态学围绕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开展研究,积极参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草学在草地退化治理、草地农业发展方向集中攻坚,提出“存粮于草”,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兰大方案。力学着力风沙环境力学及沙漠化过程研究,推动西部风沙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核科学与技术致力于乏燃料后处理及高放废物处置,涵盖处置化学、处置地质及处置工程等。民族学关注西北少数民族及边疆跨国民族发展,敦煌学聚焦敦煌、丝绸之路文明,丰富西部历史文化研究。
抓牢本科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深入贯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工作要求,完善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开放教学资源,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制定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程规划纲要及相关配套办法,构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本硕博贯通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大类本科专业,依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专业;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新工科改造,建设发展新工科专业;重点加强医学类本科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建设,精心打造“兰大导读”等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坚持优质科研资源与本科教育相结合,重点研究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实施早入科研、早入团队的“双早计划”。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进教法、学法、考法改革,带动本科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突出教育教学业绩,明确教授、副教授等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打破学院壁垒,学科群内零门槛转专业,培养学生专业志趣,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
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内生活力。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向目标要担当、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综合改革。修订《兰州大学章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筹备成立学校理事会,积极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在部分学院先行先试治理结构改革,推动“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分类分步向学院下放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标准制定、教师考核等自主权。推进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教职工绩效考核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改革等,由学校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总原则和管理制度,赋予学院绩效奖励自主分配权。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上推行PI制改革,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首席专家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团队成员考核权,释放科研创新活力。改革资源配置模式,加大整合力度,对不同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学科实施差别化配置政策,解决“双一流”建设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投入等问题。
建强科研平台,服务国家战略。围绕“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培育“大平台、大项目、大交叉、大成果”,组建重大项目科研团队,推动科研创新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围绕国别和区域研究、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与企业创新、敦煌丝路文明与跨国民族社会等开展研究。成立祁连山研究院,完善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平台,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规划方案论证等。成立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系统开展泛第三极地区水分循环、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成立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开展分子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研究,为干旱高寒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开展引力波研究,在数据预处理、系统模拟、噪声分析和弱力测量方面形成一系列高质量报告和实验数据。成立县域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在甘肃省14个地州市55个县区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调研和规划编制,全力支撑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在甘肃当地贯彻实施。